日本鹤妻传说「中国的白骨夫人日本的鹤妻报恩」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247更新:2022-09-04 07:36:58

所谓禁忌,就是用来打破的。——【日】河添房江

五代时期文人耿焕的《野人闲话》中,写过一个“白骨妇人”的故事。

主角是一位谈姓穷书生,深夜读书时有位妙龄少女拜访,主动要嫁给他为妻。看到如此佳人,书生自然乐得同意,在成亲之前,女子提出一个条件:在接下来的三年内,晚上绝对不能拿灯火照她,书生同意了。

女子在书生家里住了下来,丈夫整日苦读,妻子料理家事,小夫妻琴瑟和谐,一年之后生下儿子,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很幸福。转眼儿子就1岁半,书生想:妻子不让我拿灯火照她,到底是有什么秘密呢?

于是,这天夜里,他趁妻子熟睡,悄悄拿了一盏灯来到床前。这一照不打紧,眼前的景象吓得他一激灵,油灯哐叽一声掉到了了地上。原来,妻子的上半身与常人无异,下半身只有森森白骨。

妻子惊醒过来,哀怨地对丈夫说:“只需再过半年,我就能恢复人形了,为什么你不能遵守约定呢?”即使丈夫苦苦道歉哀求,事态也已无法挽回,虽然有万般不舍,女子当夜还是离开书生家,留下丈夫幼子相依为命。后来书生才知道,他的妻子原本是王爷之女,前些年因病早夭,两人的结合是一段凄美的“人鬼情缘”。

这个故事被收录在作家张云所著的《中国妖怪故事》中,抛开具体的情节不谈,“白骨夫人”的故事核心其实是一个“禁忌”:即绝对不能拿灯照她。

《中国妖怪故事》书封

在《中国妖怪故事》所整理的古代志怪故事、民间传说中,类似的“禁忌”故事还有不少。晋代有“皮羽女”的故事,丈夫偷偷看了妻子藏在棚屋里的羽衣后,妻子一家就全都飞走了,原来的华宅美屋化为一片废墟。

另一个“白水素女”的故事中,男子偷窥到一直帮他洗衣洒扫、烧火做饭的人,原来是白水素女后,女子因身份暴露而离去。

其实,不仅是在中国,古希腊、日本、两河流域、北欧等地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里,各种版本的“禁忌故事”层出不穷。

那么,这些“禁忌故事”有怎样的特征?在这些禁忌故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和心理特征呢?以下结合日本学者河添房江的《民间传说与日本人的心灵》和《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等著作,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01 从日本到古希腊:东西方的“禁忌故事”

“禁忌故事”在东西方普遍存在,日本民间传说中的鹤妻、不吃饭的女人、浦岛太郎、伊邪那岐救妻,古希腊神话里的潘多拉、普绪克、俄耳甫斯,凯尔特神话里的奥伊欣,圣经故事中的亚当与夏娃,毛利人神话里的毛伊等,都或多或少带有“禁忌”色彩。

按照故事主题标准,这些故事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原形禁忌、死亡事件、罪恶魔盒。

第一类包括鹤妻、黄莺之家、皮羽女、白水素女、白骨女、不吃饭的女人等。基本情节往往是“异类”化身女性,以报恩等形式来到男性家中,提出的禁止要求往往是在某个特定时间段,不能看到自己。一旦“看”到,就意味着原形暴露,两个人先前的缘分就告以终结。

鹤妻报恩

以“鹤妻”为例,仙鹤变成美女躲在衣橱里织布,让救命恩人(也是她的丈夫)拿到集市上高价售卖,以改善家境。每次要织布时,她就会嘱咐丈夫:“三天之内,千万不要打开柜门。”丈夫担心她的安危,结果看到衣橱里有一只仙鹤,正在拔自己的毛来织布。

第二类包括伊邪那岐救妻、俄耳甫斯和毛伊等,是否遵循禁忌与生死紧密相关。

俄耳甫斯用笛声感动冥王,获准可以将妻子带回人间,前提是在此之前不能回头看妻子。他终究没忍住,从此只能和妻子阴阳两隔。

日本创世神话里的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的故事与之相似,在妻子兼妹妹伊邪那美死去之后,他痛苦万分,决意到黄泉之国追寻。遇到妻子时,对方告诉他:当我跟黄泉之神交流时,你可不能偷看。伊邪那岐打破禁忌偷看,被妻子化身的丑陋形象吓坏了,拼命想要逃走。

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

第三类包括潘多拉、亚当夏娃和浦岛太郎等。

这里的禁忌通常与某个具体物件有关,如神秘盒子、树上的苹果等。他们受到外界的引诱,或者内心的好奇作祟,打开“魔盒”之后,所处的境遇就会发生彻底改变。潘多拉把灾难和瘟疫带到了人间,浦岛太郎瞬间从年轻人变成老翁,亚当夏娃则被逐出了伊甸园。

02 禁忌,从一开始就设定了被打破的结局

在数量庞杂的禁忌故事中,我们似乎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禁忌被打破之前,人们得到了许多“好处”:美色、金钱、青春、死而复生的机会、无忧无虑的生活等等;一旦打破禁忌,会带来多重负面冲击:情绪惊吓、妻子离开、死亡、灾祸、穷困、衰老等等。

打卡魔盒的潘多拉

更令人困惑不解的一个事实是:明明事先已经反复叮嘱,千万不能做某些事,为什么偏偏不信邪?到头来只能自食恶果,既可怜又可恨。

对此,日本学者河添房江有过精辟的总结:所谓禁忌,就是用来打破的。

从人性角度来说,好奇是人类的天性。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当你告诉她/他不能做什么的时候,他们还是会跃跃欲试,有时候还要吃了苦头才罢休。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粉色大象实验”,当有人告诉你“千万不要去想屋子里有一头粉色大象”时,你的头脑中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形象:一头憨态可掬的粉色大象。

因此,“禁忌”在被提出、并被反复强调的同时,也在被立禁令者心里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他会一直去想象在禁忌房子里,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等到某一个特定时刻,不断累积的好奇心终于爆发,禁忌被打破就在情理之中了。

或许,当白骨妇人的丈夫、鹤妻的恩人在看到另一半的原形后,除了感到恐惧、差异等情绪外,心里大概也有一丝丝的满足感:因为终于找到了事情的真相。当然,当他发现看到真相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时,些微的快感会被无限的懊恼和痛苦所掩盖。

试图将妻子从冥界救回的俄耳甫斯

从禁忌的“门槛”来看,打破它们的难度系数通常极低。

在上述故事中,立下的禁忌往往是“不能回头”“不能拿灯照”“不能打开柜门或盒子”“脚不能碰到地面”等,想要突破禁忌,简直易如反掌。这时,强烈的好奇心诱惑,与轻而易举就能打破的禁忌,形成了鲜明反差。就像是一个神秘的房间,仅仅虚掩着门,站在门口的人很难选择不去推门。

虽然禁忌故事诞生于千百年前,但现代文学作品中,仍然有诸多此类故事的变形版本。科幻经典《三体》中,地球人收到来自三体人的警告:“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人类还是回复了信号,结果整个地球文明都要面临灭顶之灾。

03 推开禁忌之门:故事背后的社会心理

关于禁忌故事,日本学者河添房江还从东西方社会文化、荣格心理学等维度,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先来看禁忌提出者的性别。在中国、日本的故事版本中,通常由女性担任这一角色。当禁忌被打破后,她们所呈现出的形象通常是十分可怖的“异类”,和人类世界格格不入。

白骨妇人是已经死去的鬼魂,鹤妻、黄莺是鸟类。伊邪那岐看到与黄泉之神商议时的妻子伊邪那美:却见女神全身蛆虫聚集,隆隆蠕动。另一个故事中,丈夫觉得妻子总不吃饭很奇怪,趁妻子不注意时偷看,发现她把居然拿着饭团和烤青鱼,往长在头顶的嘴巴里塞。

河添房江认为:打破禁忌,往往会进入一个非现实空间:恐怖、异类、血腥等——是人自我内部的阴暗面向。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之所以设计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女性角色,可能与人类对母性的推崇有关。在东方社会中,母亲通常被贴上无私、善良、温柔等标签,母权在社会心理层面被捧到一个无比尊崇的位置。相应的,关于母亲的消极观念通常受到严重压抑。

在神怪故事里,邪恶的女性形象(如丑陋的外形、恶毒的后妈等)形成了一种心理补偿,母性的黑暗面因此得以间接表达。通过在心理上“弑母”,人们达到战胜潜意识、获得自我心理独立的目的。

再来看打破禁忌的“后果”。东方的禁忌故事中,结果通常是“异类”女性离开,男主角的生活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之前发生的种种仿佛是黄粱一梦。由日本学者提出,这种略带悲伤色彩的“虚空”结局,和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物哀美学是一脉相承的。

浦岛太郎的故事

反观西方禁忌故事,打破禁忌所受到的惩罚要严重得多。同是打开魔盒,浦岛太郎只是瞬间老去,潘多拉所在的人类世界遭受到的,是绵延无尽的灾祸;伊邪那岐和俄耳甫斯都是到阴间救妻,一个取得成功,另一个只能在回忆中获得慰藉。

对于现代人来说,禁忌故事通常仅仅被当作“故事”来看,它的情节、人物充满了荒诞离奇的意味:鬼怪是人类想象力的杰作,鲜有人真正见过仙鹤变成人形,也没有见过嘴巴长在头上的女鬼,至于死后的世界,更是一片黑暗的未知之境。

但换个角度来看,禁忌故事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情节本身。它们反映出的,有人类自古以来对跨越生死边界的追求,有对异类世界的浪漫解读,更重要的是,人们无意之中把自己的心理诉求,投射到了故事之中。

当我们用更多维的视角重新审视这类故事时,可能会发现,推开那扇“禁忌之门”,我们也可以走进人类心灵世界的深处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